全国4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见证兰州新区绿色蝶变
全国4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见证兰州新区绿色蝶变
全国4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见证兰州新区绿色蝶变生态妙笔(miàobǐ)绘就绿色画卷
——全国4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jìzhě)见证新区绿色蝶变
兰州新区报(bào)记者 李佳丽
6月5日上午,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水波荡漾,几只珍稀黑鹳优雅地掠过水面。来自全国40余家重点(zhòngdiǎn)网络媒体(wǎngluòméitǐ)的(de)记者,用镜头捕捉这片昔日盐碱滩涂焕发的盎然生机。
6月3日,“202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méitǐ)甘肃生态环保行”在兰州新区启动。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中央及省级重点新闻网站(wǎngzhàn)、主流媒体记者等,将(jiāng)聚焦甘肃生态实践,深度探访绿意陇原。
记者在兰石展馆(zhǎnguǎn)参观记录。
老字号(lǎozìhào)焕发“新质”生机
采访团(cǎifǎngtuán)首站走进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2018年整体搬迁至此的(de)“老字号”,已蜕变为现代化绿色工厂。园区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实现了(le)中药产品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效率与产能显著(xiǎnzhù)跃升。兰州(lánzhōu)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晓云介绍:“我们优选绿色工艺设备,打造用地集约、原料无害、生产洁净、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tànhuà)的国家级‘绿色工厂’。”采用日均处理1200吨废水的先进生化处理工艺(chǔlǐgōngyì),为环保筑牢防线。
不远处,青岛啤酒(甘肃)农垦(nóngkěn)股份有限公司的发酵罐嗡嗡作响。这家被称为“西北啤酒工业摇篮”的老厂,正焕发新颜。凭借先进的工艺设备(gōngyìshèbèi)和持续的绿色化改造,它成功获评(huòpíng)市级“绿色工厂”,实现了从“耗能大户”向(xiàng)“减碳先锋”的转变。中国环境报记者秦超感慨(gǎnkǎi):“西北工业的绿色转身,令人震撼!”
在兰石集团氢能装备车间,45MPa离子液氢气压缩机银光锃亮。新能源事业部高级技术主管惠博表示:“我们聚焦(jùjiāo)绿色低碳,依托省内首个绿氢‘制储输(zhìchǔshū)加用’一体化实验基地(jīdì)、生活垃圾制氢示范项目等,推动新能源核心装备市场化应用(yìngyòng)。”目前,新能源产业产值已占(zhàn)集团总产值的32.95%,成为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的强劲引擎,“兰州制造”正为国家能源转型注入动能。
记者们品尝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yǒuxiànzérèn)公司生产的乳制品。
科技赋能(fùnéng)“鲜花经济”
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hào)智能温室,恒湿恒温(héngwēn)环境中,娜欧米玫瑰娇艳(jiāoyàn)绽放。这里是西北最大(zuìdà)的鲜切玫瑰繁育基地,近50万平方米的温室全部采用荷兰技术及智能灌溉(guàngài)、补光(bǔguāng)系统。“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水肥热气,相比传统方式节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年产1亿枝鲜切花却实现污水零排放。”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gōngsī)副经理李宗俊介绍说。他随手摘下一枝“粉红雪山”递给记者说,新区已成功种植30多个玫瑰品种。
得益于北纬37度(dù)的黄金区位及便捷的交通物流优势,新区“鲜花经济”蓬勃发展。鲜花通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快速运抵全国(quánguó)各大城市及日韩、新加坡(xīnjiāpō)等地,周边省份则通过高速路网高效(gāoxiào)配送。重庆华龙网(huálóngwǎng)记者谭周惊叹:“印象中干旱的黄土高原,竟孕育出如此娇艳的玫瑰!”
科技赋能同样在乳业领域开花结果。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首家乳制品综合性精深加工企业,其全自动生产线将河西走廊的黄金奶源转化为60余种产品。“我们产品对标(duìbiāo)国际标准,实现大宗原料国产(guóchǎn)替代(tìdài)。今年目标日处理(chǔlǐ)能力2400吨,产值(chǎnzhí)18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指着与兰州大学共建的实验室强调,“新质(xīnzhì)生产力不仅破解了产业困局,更守护了牧民的‘钱袋子’。”
记者(jìzhě)们在兰州新区现代花卉产业园参观。本文图片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李(lǐ)佳丽 摄
多元转化绘就(jiù)和谐画卷
夜幕降临,采访团登上中川(zhōngchuān)·青云驿——兰州新区史喇口乡村旅游区的观景台。这个地处“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坐拥机场、高铁、高速立体交通的枢纽村,依托独特(dútè)的区位和生态资源,精心打造集观光、研学、民宿、美食、露营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远眺(yuǎntiào)湿地(shīdì)星空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宁夏新闻网记者田宇童感慨万千(gǎnkǎiwànqiān)。
香港每日电讯记者张学锋的镜头记录下粼粼波光,他赞叹:“兰州新区用事实证明,生态屏障与(yǔ)经济高地可兼得(jiāndé)。这里的故事,为西部探索‘绿色现代化’提供了(le)宝贵样本。”
从工厂(gōngchǎng)车间的低碳革命到湿地的碳汇交易,从智能温室的玫瑰经济到科技乳业的精深加工,再到乡村生态(shēngtài)价值的多元转化,新区以实实在在的“含绿量”提升发展(fāzhǎn)“含金量”,打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充满希望(chōngmǎnxīwàng)的绿色篇章。
生态妙笔(miàobǐ)绘就绿色画卷
——全国4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jìzhě)见证新区绿色蝶变
兰州新区报(bào)记者 李佳丽
6月5日上午,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水波荡漾,几只珍稀黑鹳优雅地掠过水面。来自全国40余家重点(zhòngdiǎn)网络媒体(wǎngluòméitǐ)的(de)记者,用镜头捕捉这片昔日盐碱滩涂焕发的盎然生机。
6月3日,“202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méitǐ)甘肃生态环保行”在兰州新区启动。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中央及省级重点新闻网站(wǎngzhàn)、主流媒体记者等,将(jiāng)聚焦甘肃生态实践,深度探访绿意陇原。
记者在兰石展馆(zhǎnguǎn)参观记录。
老字号(lǎozìhào)焕发“新质”生机
采访团(cǎifǎngtuán)首站走进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2018年整体搬迁至此的(de)“老字号”,已蜕变为现代化绿色工厂。园区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实现了(le)中药产品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效率与产能显著(xiǎnzhù)跃升。兰州(lánzhōu)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晓云介绍:“我们优选绿色工艺设备,打造用地集约、原料无害、生产洁净、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tànhuà)的国家级‘绿色工厂’。”采用日均处理1200吨废水的先进生化处理工艺(chǔlǐgōngyì),为环保筑牢防线。
不远处,青岛啤酒(甘肃)农垦(nóngkěn)股份有限公司的发酵罐嗡嗡作响。这家被称为“西北啤酒工业摇篮”的老厂,正焕发新颜。凭借先进的工艺设备(gōngyìshèbèi)和持续的绿色化改造,它成功获评(huòpíng)市级“绿色工厂”,实现了从“耗能大户”向(xiàng)“减碳先锋”的转变。中国环境报记者秦超感慨(gǎnkǎi):“西北工业的绿色转身,令人震撼!”
在兰石集团氢能装备车间,45MPa离子液氢气压缩机银光锃亮。新能源事业部高级技术主管惠博表示:“我们聚焦(jùjiāo)绿色低碳,依托省内首个绿氢‘制储输(zhìchǔshū)加用’一体化实验基地(jīdì)、生活垃圾制氢示范项目等,推动新能源核心装备市场化应用(yìngyòng)。”目前,新能源产业产值已占(zhàn)集团总产值的32.95%,成为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的强劲引擎,“兰州制造”正为国家能源转型注入动能。
记者们品尝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yǒuxiànzérèn)公司生产的乳制品。
科技赋能(fùnéng)“鲜花经济”
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hào)智能温室,恒湿恒温(héngwēn)环境中,娜欧米玫瑰娇艳(jiāoyàn)绽放。这里是西北最大(zuìdà)的鲜切玫瑰繁育基地,近50万平方米的温室全部采用荷兰技术及智能灌溉(guàngài)、补光(bǔguāng)系统。“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水肥热气,相比传统方式节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年产1亿枝鲜切花却实现污水零排放。”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gōngsī)副经理李宗俊介绍说。他随手摘下一枝“粉红雪山”递给记者说,新区已成功种植30多个玫瑰品种。
得益于北纬37度(dù)的黄金区位及便捷的交通物流优势,新区“鲜花经济”蓬勃发展。鲜花通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快速运抵全国(quánguó)各大城市及日韩、新加坡(xīnjiāpō)等地,周边省份则通过高速路网高效(gāoxiào)配送。重庆华龙网(huálóngwǎng)记者谭周惊叹:“印象中干旱的黄土高原,竟孕育出如此娇艳的玫瑰!”
科技赋能同样在乳业领域开花结果。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首家乳制品综合性精深加工企业,其全自动生产线将河西走廊的黄金奶源转化为60余种产品。“我们产品对标(duìbiāo)国际标准,实现大宗原料国产(guóchǎn)替代(tìdài)。今年目标日处理(chǔlǐ)能力2400吨,产值(chǎnzhí)18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指着与兰州大学共建的实验室强调,“新质(xīnzhì)生产力不仅破解了产业困局,更守护了牧民的‘钱袋子’。”
记者(jìzhě)们在兰州新区现代花卉产业园参观。本文图片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李(lǐ)佳丽 摄
多元转化绘就(jiù)和谐画卷
夜幕降临,采访团登上中川(zhōngchuān)·青云驿——兰州新区史喇口乡村旅游区的观景台。这个地处“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坐拥机场、高铁、高速立体交通的枢纽村,依托独特(dútè)的区位和生态资源,精心打造集观光、研学、民宿、美食、露营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远眺(yuǎntiào)湿地(shīdì)星空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宁夏新闻网记者田宇童感慨万千(gǎnkǎiwànqiān)。
香港每日电讯记者张学锋的镜头记录下粼粼波光,他赞叹:“兰州新区用事实证明,生态屏障与(yǔ)经济高地可兼得(jiāndé)。这里的故事,为西部探索‘绿色现代化’提供了(le)宝贵样本。”
从工厂(gōngchǎng)车间的低碳革命到湿地的碳汇交易,从智能温室的玫瑰经济到科技乳业的精深加工,再到乡村生态(shēngtài)价值的多元转化,新区以实实在在的“含绿量”提升发展(fāzhǎn)“含金量”,打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充满希望(chōngmǎnxīwàng)的绿色篇章。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